隨著近年來國內樓宇自控行業的興起,人們越發認識到樓宇自控系統對智建筑管理的智能化與能效管理的重要性。無論是作為智能建筑中的核心系統之一,還是被納入智慧社區建設中的戰略考量,樓宇自控系統已經成為當前國內推動智慧城市與智能建筑發展的重要力量,發揮的作用也逐步被看重。然而,國內樓控制造行業發展仍處在起飛前的跋涉階段。目前國內的樓宇自控市場現狀,依然是以江森、霍尼韋爾、ABB、西門子等進口品牌國外品牌居多,民族品牌與國外品牌相比,仍然有著比較大的懸殊和差距。例如系統的開放性、穩定性、可維護性等等,都還無法達到大規模的應用水平。民族品牌的發展之路仍然不夠成熟,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
開拓樓宇行業的發展空間、積聚經濟要素、提高產業內涵與檔次成為當務之急,而樓宇自動化系統(即樓宇自控)能夠通過有效的監控與管理實現這一發展需求。另外,可持續發展、低碳節能等理念早已從政策面延展到我們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建筑支撐的樓宇經濟也不例外,而建筑節能監管平臺上的技術支點就是樓宇自控系統。智能建筑,就是包括通過樓宇自動化系統實現建筑物或是建筑群內設備與建筑環境的全面監控與管理,為人們營造一個舒適、安全、經濟、高效、便捷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并通過優化設備運行與管理以降低運營費用。這樣看來,樓宇自控于智能建筑就像是內核——提高建筑本質水平的關鍵。
國產品牌爭奪國內市場應從以下二個方向重點發展:
1、堅實的技術支持
樓宇自控是非常專業的系統,對操作者的素質要求也比較高。因此,不同于其它產品,產品功能是否發揮得好,除了產品本身還有就是技術支持的力度與水平也是一個重要指標。但目前的現狀是很多物業從業者對此都不能勝任,物業通常把樓宇的運行維保交給專業從事維保服務的公司,隨著人們通過樓宇自控系統實現節能增效的要求逐年提高,他們對專業的樓宇運行維保服務需求也逐年增大,因此,樓宇自控廠商可以把這一需求作為企業的賣點;一方面,企業在系統調試階段以及售后服務階段給客戶提供專業的工程帶隊和技術指導;另一方面,企業也可以在一些高端項目上為合作伙伴提供技術支持,作為雙方合作的籌碼。
2、完善“解決方案”,提供“親民化”的產品
樓宇自控行業面臨的一個難題就是真正的整體的網絡樓宇系統仍然少見,廠商們一面承諾向開放性系統靠攏,另一方面又因懼怕市場變化而限制互操作性產品的發展,這直接導致很多廠商不愿提供真正開放的平臺,極大地限制了整個行業的發展。因此,“開放性”十分重要。當我們擁有了開放式的技術平臺,就能收集和管理來自于不同樓宇系統和其他數據源的數據,基于云應用程序提供更有效率的解決方案,從一個單一的源點獲得的數據,將使任何設施的營運更容易、更經濟實惠地實現更好的樓宇性能。
隨著公眾對國產品牌的了解不斷加深,中國強大的系統集成能力必將在樓宇自控系統行業發展中得到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