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對于樓宇自控行業從業者來說,了解并掌握BACnet協議標準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認識并理解BACnet協議標準的產生、發展并最終被國際國內市場所接受,需要從BACnet標準的完全開放性說起。
對于一個應用市場十分巨大的復雜計算機測控系統來說,樓宇自控系統(BAS)制定在一個完整的開放性極為關鍵。所謂開放性的要求就是:各個不同單元的設備及核心組件是不受約束的由大量廠商供給,用戶不受限制地選擇各個廠商的設備組織系統。也就是說,只要是功能相同的組件和設備,不同廠商的產品是可以互換互用和互連互通的。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各大BAS廠商各自推行自己的企業標準,開放性非常差,比如某一廠商生產的一套BAS,只能使用該廠商自己提供的核心組件和設備,業主也必須要依賴單一廠商來進行系統的運行、維護和升級,這其實對于業主來說是非常不利的。一個不具備開放性、不能實現互操作的系統,給系統的運行、維護和升級改造帶來很多不便之處,并不可避免地帶來市場壟斷,這將極大阻礙樓宇自控行業的發展。
為了克服傳統的BAS開放性差及其帶來的問題,1995年6月,美國暖通空調和制冷工程師協會(ASHREA)經過8年半的時間,正式通過全球首個樓宇自控行業通訊標準:BACnet “A 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Networks”,該標準是針對樓宇自控領域的通訊協議,制定這個標準的目的是為了使不同生產商提供的控制設備能夠互操作,也使業主不再依賴特定的私有技術。同年12月,BACnet 成為美國國家標準,而在2003年1月,其成為了建筑行業ISO國際標準。
BACnet的提出是樓宇自控行業的大事,它使得BAS的各個系統具有開放性、互通信及互操作性,便于進行系統集成,從而實現整個系統的協調高效運行。
二、BACnet協議標準介紹
1、BACnet標準基本內容
BACnet協議是針對采暖、通風、空調、制冷控制設備所設計的,同時也為其他樓宇控制系統(例如照明、安保、消防等系統)的集成提供一個基本原則。
BACnet是開放的標準,目前在國內已有中文版本,任何公司或個人都可以獲得。各廠家按照這一協議標準,開發與樓宇自控網兼容的控制器與接口,最終達到不同廠家生產的控制器都可以相互交換數據,實現互操作性。BACnet已在全球取得了成功,至2016年2月已有875家設備廠商使用了該技術,在中國也已經有了29家注冊廠商。
2、BACnet的結構組成
BACnet協議采用符合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開放式系統互聯)模型的分層體系結構,由物理層、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和應用層組成。BACnet考慮到樓宇自動控制系統的環境和控制要求,在確定通信體系所劃分的層數時,去掉OSI七層模型中的表示層、會話層和傳輸層,構成了一個包含四個層次的分層體系結構。這四個層次與OSI模型中的層次對應關系如表1所示。
三、BAS應用BACnet的優勢
BACnet目前已成為當今智能建筑發展的主流技術,為制造商和用戶提供了最好的條件和收益,表現在以下幾點:
1、有利于廠商提高產品的技術和質量,降低產品的成本和價格;
2、系統可以由不同廠商的產品組成,有利于市場競爭,保護先進的產品占有市場;
3、產品有從眾多的供應商提供服務和維護,有利于運行費用的降低;
4、用戶可以從眾多廠商中實現況標,來選擇性價比最優的產品和集成商,避免專用協議的設備與系統壟斷,盡量減少工程投資費用。
制定BACnet的初衷是通過推出該標準,實現大幅度提高BAS的開放性、互操作性和系統集成水平。應用了BACnet的樓宇自動控制系統,除了便于廠商生產、用戶進行選擇以外,在設備現場安裝時還具有以下顯著優勢:
1、大幅度降低安裝、連接和組織系統的難度,減少整體投資;
2、系統開放性好;
3、BAS的通信過程使用統一、先進的數據表示和交換方法,大幅度提高BAS通信網絡和整個系統的效能;
4、降低系統改造、升級和拓展的費用;
5、降低運行費用;
6、技術先進可靠;
7、系統集成水平大幅度提高。
四、BACnet的應用未來
BACnet已經是ISO標準了,同時又是中國的國家標準。BACnet技術專為綠色智能樓宇控制而設計的標準協議,它具有開放性、兼容性和靈活性。在智能建筑領域獲得了廣大用戶的廣泛支持,而且不同廠商的設備也能夠實現互聯、互換和互操作。在建設智慧城市的浪潮中,BACnet技術必將成為綠色智慧樓宇、綠色智慧社區、綠色智慧城市建設的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