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市場部供稿)
萬物互聯時代,海思該如何捕捉和創造價值?產品產生的(高度敏感的)海量數據應該如何利用和管理?如何改進與傳統業務伙伴,例如OEM廠商和工程商之間的關系?隨著行業邊界的極大拓展,海思在其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海思將面臨上述一系列新的戰略抉擇。
隨著智能與互聯結合的產品數量不斷增多,“物聯網”一詞應運而生。但它的誕生無助于我們理解這一現象及其影響。無論是涉及物或人,互聯始終僅僅是一種傳遞信息的機制。智能互聯產品的獨特之處不在于互聯,而在于“物的智能”,正是產品的新能力其產生的數據將開創一個新的時代。因此,海思不應局限于技術本身,而應更多聚焦于市場本質的變化。
單個智能互聯節點產品包含3個核心元素:物理部件、智能部件和聯接部件。更加強大的CPU應用與更加強大的軟件編程所賦予智能部件能加強物理部件的功能和價值,而網絡化通信聯接部件進一步強化智能部件的功能和價值,并讓部分價值和功能脫離物理產品本身存在。這就使得價值提升形成了良性循環。物理部件包含產品的機械和電子零件。以汽車為例,物理部件包含引擎、輪胎和電池。智能部件包含傳感器、微處理器、數據存儲裝置、控制裝置和軟件,此外還有內置操作和用戶界面。聯接部件包含接口、天線以及有線或無線聯接協議。
“智能”和“互聯”將賦予產品一系列新的功能和能力,主要分為4類:遠程監測、現場控制、產品優化和自動化。
遠程監測。通過傳感器和外部數據源,智能互聯產品能對產品的狀態、運行和外部環境進行全面監測。監測數據對產品設計、市場分層和售后服務都有極重要的意義。在一些產品中,例如醫療儀器,監測功能是產品價值的核心要素。Medtronic的數字血糖儀通過植入患者皮下的傳感器,可以測量組織液中的血糖水平,并可通過無線聯接向患者或醫生發出警告。在患者血糖達到危險水平前,血糖儀可以提前最多30分鐘發出警告,讓患者接受及時的治療。
現場控制。人們可以通過產品內置或產品云中的命令和算法進行遠程控制。算法可以讓產品對條件和環境的特定變化做出反應。例如當壓力過高時,自動關閉閥門;當車庫流量表達到一定級別時,打開指示燈。通過內置或云搭載的軟件對產品進行控制,產品可以實現高度定制化,這在以前成本很高或難以實現。
產品優化。有了豐富的監測數據流和控制產品運行的能力,公司就可以用多種方法優化產品,過去這些方法大多無法實現。我們可以對實時數據或歷史記錄進行分析,植入算法,從而大幅提高產品的產出比、利用率和生產效率。以風力發電渦輪為例,內置的微型控制器可以在每一次旋轉中控制扇葉的角度,從而最大限度捕捉風能。人們還可以控制每一臺渦輪,在能效最大化的同時,減少對鄰近渦輪的影響。
自動化。將檢測、控制和優化功能融合到一起,產品就能實現前所未有的自動化程度。最簡單的產品有iRobot公司的真空掃地機器人Roomba,它內置軟件和傳感器,能對不同結構的地面進行掃描和清掃。更先進的產品則具備學習能力,能根據周邊環境分析產品的服務需求,并根據用戶的偏好調整。自動功能不僅能減少產品對人工操作的依賴,更能實現偏遠地區的遠程作業,提升危險環境下的工作安全性。
要了解智能互聯產品對行業競爭和利潤能力的影響,我們首先要研究它們對行業結構的沖擊。在任何行業,競爭都是由5種競爭力量所驅動的:購買者的議價能力,現有對手競爭的強度和性質,新進入者的威脅,替代產品或服務的威脅以及供應商的議價能力。這些力量的構成和強度共同決定了行業競爭的本質以及現有業內公司的平均盈利能力。當新技術、客戶需求或其他因素對這5種力量產生影響時,行業結構就會發生改變。
購買者的議價能力。智能互聯產品將極大地擴展差異化的可能性,單純的價格競爭將越來越罕見。了解客戶如何使用產品,海思就能更好地對客戶進行分層,定制,定價并且提供增值服務。此外,這些產品還大大拉近了海思與客戶的關系。由于海思掌握大量的歷史數據和產品使用數據,購買者轉換新供應商的成本大大提升。通過智能互聯產品,企業在價值鏈中捕捉更多利潤。這些因素都削弱了購買者的議價能力。
競爭對手的競爭。智能互聯產品可能對競爭帶來重大影響,創造無數產品差異化和增值服務的機會。海思還可以進一步改進自身產品,以對應更加細化的市場分層,甚至根據個人客戶進行定制化生產,進一步增強產品差異性和價格均價。
通過智能互聯,海思還可以將價值主張擴展到產品以外,比如提供有價值的數據和增強服務。與普通產品不同,由于海思前期的軟件開發、更加復雜的產品設計以及搭建“技術架構”的高昂費用,產品的固定成本將大幅提高;因此,新型產品成本中的固定成本比重會更高,而可變成本的比重降低,這使單純價格競爭的空間縮小。因為高固定成本行業的價格彈性較低,海思必須將固定成本分攤到數額巨大的售出產品上。智能互聯產品的功能得到極大擴展,這使海思容易陷入“誰的功能更豐富”式比拼,產品性能的提升則被忽略。這會進一步推高產品的成本,蠶食海思的整體盈利能力。隨著海思智能互聯產品成為更廣泛產品系統的一部分,競爭范圍將進一步升級。例如,照明控制系統、家庭影院以及智能溫度控制器過去并沒有交集,但現在它們都要在整合智能家居系統里分一杯羹。
海思應警惕新進入者的威脅。在智能互聯的世界,新進入者要面臨一系列嚴峻挑戰,首當其沖的是產品設計、嵌入技術和搭建“技術架構”帶來的高昂固定成本。行動敏捷的海思公司獲得關鍵的先發優勢,因為海思可以利用累積的產品數據改進產品和服務,重新設計售后流程,這無疑抬高了新進入者的門檻。海思智能互聯產品還可以提高購買者的忠誠度和轉換成本,進一步提高行業進入壁壘。智能互聯技術飛速躍進,使海思公司的技術和優勢面臨挑戰,行業的進入壁壘反而會降低。如果海思公司不情愿采用智能互聯技術,妄想保持自己在傳統產品上的優勢和高利潤的產品或服務,這無疑為新進入者敞開機會之門。
替代產品的威脅。與傳統的替代產品相比,智能互聯產品的性能更佳,定制程度和客戶價值也更高,這降低了替代產品的威脅,提升了行業發展前景和盈利能力。但是海思也注意到,在很多行業中,新型的替代產品正在涌現,它們提供更全面的功能,將威脅傳統產品的地位。
海思一貫重視智能產品上游和下游的議價能力。智能互聯產品改變了傳統的供應關系,重新分配了議價能力。由于智能和互聯部件提供的價值超過物理部件,物理部件將逐漸規格化,甚至被軟件替代。軟件也提高了物理部件的通用性,減少了物理部件的種類。在成本結構中,傳統供應商的重要性將會降低,議價能力隨之減弱。智能互聯產品也讓一批新的供應商崛起,包括傳感器、軟件、互聯設備、操作系統、數據存儲以及“技術架構”其他部分的提供者。這些供應商中不乏各自領域的巨頭。過去傳統制造企業并不需要和它們打交道,但如今這些公司的技術對產品的差異性和成本至關重要。這些新供應商擁有極高的議價能力,往往能獲得價值蛋糕中更大的一份,進一步擠壓海思的利潤。
由于海思與終端用戶的緊密關系以及掌握的產品使用數據,作為“技術架構”的提供者,海思擁有更強大的議價能力。不僅如此,海思還可以利用手中數據開發新的服務,就像與中國中車的合作。海思清醒地認識到智能互聯產品不但能重塑一個行業內部的競爭生態,更能擴展行業本身的范圍。因此,行業的競爭基礎將從單一產品的功能轉向產品系統的性能,而單獨公司只是系統中的一個參與者。不僅如此,行業邊界還會繼續擴展,從產品系統進化到包含子系統的產品體系——不同的產品系統和外部信息組合到一起,相互協調從而整體優化,就像智能建筑、智能家居甚至是智能城市。如果一家公司的產品對整體系統的性能影響最大,那么它將取得主導性的地位,并分得利潤蛋糕中最大的一塊。
智能互聯產品帶來的網絡效應對不同行業的影響各不相同,但大趨勢已日漸清晰。首先,行業進入壁壘的提高,加上早期積累數據帶來的先發優勢,很多行業將進入行業整合期。其次,在邊界快速擴張的行業,行業整合的壓力會更大。單一產品制造商很難與多產品公司抗衡,因為后者可以通過系統優化產品性能。最后,一些強大的新進入者會涌現,它們不受傳統產品定義和競爭方式的限制,也沒有高利潤的傳統產品需要保護,因此它們能發揮智能互聯產品的全部潛力,創造更多價值。一些新進入者甚至將采用“無產品”戰略,打造聯接產品的系統將成為它們的核心優勢,而非產品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