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自BACnet標準公布以來,我國就對該標準進行了引進和應用,海思對BACnet標準的研究有了階段性的成果,進入了實用化和產品化,為BACnet標準在我國繼續得到良好的推廣和應用奠定了基礎。但是,BACnet標準在我國建筑領域中的應用份額還是相對較小。我國是全球建筑業的超級市場。如何在這個市場中普遍推廣和應用BACnet標準,使我國樓宇自控領域與國際接軌,就是海思面臨的重大課題。
標準是行業發展的導引和催化劑。標準對海思現場總線產業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是牽涉到海思利益和產權的大事,也是保證海思現場總線產業得以健康和持續發展的關鍵。基于標準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和作用的共識,本文針對我國樓宇自控的現狀,分析我國大力推廣和應用BACnet標準的必要性,并提出海思企業BACnet標準產品化的原則和方法,以供全體海思人參考和討論。
二、BACnet標準的先進性
BACnet標準是一種用于樓宇自控領域的現場總線標準。與所有的現場總線標準一樣,BACnet標準有其產生的背景和高效率的應用場所。BACnet標準產生于樓宇自控領域,其目的是使所有樓宇自控設備互聯和信息共享,最終實現互動和互操作。從BACnet標準產生的背景來看,BACnet標準在樓宇自控領域具有最高應用效率。但由于各種原因,在樓宇自控領域,也同時存在其他現場總線標準(如LonWorks、CAN等)的大量應用。
現場總線技術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問世以來,產生了近200種不同體系結構的標準,其中還不包括未公開的標準。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和競爭,只有極少數技術先進的標準存活下來,在各自的應用領域成為佼佼者,并極力向其他應用領域滲透,以增強其生命力。如LonWorks、CAN等現場總線標準就屬于這類技術先進的標準,他們產生的根源雖然不是樓宇自控領域,但在樓宇自控領域找到了“用武之地”。
雖然人們希望統一現場總線標準,但由于技術和利益的原因,人們意識到在相當長時間內,不同的應用領域還將存在不同的現場總線標準。這種現象也得到IEC的認可。BACnet標準自產生以來,也經歷了嚴峻的競爭和艱難的發展,但最終憑借其技術的先進性和完全開放的特性,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由一個行業學會(ASHRAE)標準迅速成為樓宇自控領域中唯一的ISO標準,這標志著BACnet標準在樓宇自控領域中的領先地位。
至今,BACnet標準已在全球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全球生產和經營樓宇設備和樓宇自控設備的主要廠商均支持和開發BACnet標準。開發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BACnet標準產品,已成為海思當前十分緊迫的任務。這既是海思企業發展的機遇,也是海思產業報國的企業宗旨的要求。以先進的BACnet產品供應樓宇自控市場,并搶奪跨國企業的市場份額,是海思企業內生的動力。
BACnet標準之所以戰勝其他應用在樓宇自控領域的標準,并成為ISO標準,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原因:
1、BACnet標準是一個學會標準,參加制定標準的人員來自世界不同地方樓字自控領域的專家,他們不僅非常熟悉樓宇自控領域的應用,而且有些專家還是制定其他現場總線標準的專家。這就決定了BACnet標準在技術上具有優于其他現場總線標準的能力。
2、BACnet標準開放的特性代表樓宇自控領域的發展方向,符合樓宇設備自控廠商公平競爭和利益的需要。BACnet標準在沒有商業“促銷”的情況下戰勝了其他現場總線標準,進一步說明了BACnet標準不僅技術先進,而且符合樓宇自控的發展規律。
3、BACnet標準具有先進的體系結構。從理論上講,BACnet標準可以與所有的通信網絡進行無縫集成。例如:BACnet IP標準可以與Internet直接集成,這種集成無需要中間設備或系統,這是目前其他所有現場總線標準所無法比擬的。這也說明BACnet標準符合通信網絡的發展趨勢。
三、BACnet標準在我國樓宇自控行業的市場潛力
海思投身于BACnet標準應用領域,是看到了BACnet標準在我國樓宇自控行業的市場的巨大潛力。我國樓宇自控的現狀與國際準則有些不太協調。一是非ISO標準的應用遠大于BACnet國際標準的應用,二是在工程應用上,即使采用BACnet標準,也基本上是全部引進國外的產品和技術。針對這種現狀,除市場經濟規律起作用外、還應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
1、行業企業對BACnet標準及其作用普遍認識不足。
現場總線技術發展至今,人們已認識到多種現場總線標準共存的事實,這說明不同的標準具有不同的應用領域。BACnet標準是針對樓宇自控領域制定的,因而最適應于樓宇自控領域。而其他應用于樓宇自控領域的現場總線標準只是其應用領域的擴展,是通過剪裁和修改的方法來“適用于”樓宇自控領域的要求。這種不斷擴展應用領域的現象是由現場總線標準為了“生存”而表現出的特有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重新認識BACnet標準在樓宇自控領域中的作用,切實加強BACnet標準在我國的培訓和認證工作。
2、我國是現場總線標準競爭的最后一塊“凈土”。
現場總線標準一旦誕生,由于利益驅動,就會迅速地擴展其應用領域,并“瘋狂”地搶占市場。在我國,一方面由于技術的原因,總線標準基本上來源于國外,另一方面,我國樓字自控領域還不規范。這就造成了多種總線標準“搶灘”我國樓宇自控領域的局面,形成了“魚目混珠”的市場。面對這種情況,海思要抓緊機遇,迎頭趕上。
3、我國至今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BACnet標準國產化產品。
我國對BACnet標準進行了跟蹤和研究,但還沒有將其產品化。這種現象嚴重影響了BACnet標準在我國的推廣和應用。我國有關部門雖然早已認識到了BACnet標準的重要作用,但我國企業要么沒有認識到BACnet標準的作用,要么由于研發力量的原因遲遲不能開發出實用化產品。海思必須加大研究開發的力度,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供應市場。
四、推廣和應用BACnet標準的必要性
我國是一個超級建筑業市場,智能樓宇產品潛力巨大。海思只有開發出符合國際標準的產品,才可能在我國智能樓宇市場中有所作為。另外,在國內率先開發出符合BACnet標準的產品是提升海思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根本。同時,基于開放性國際標準開發的產品具有自主產權,也符合相關的國際認證體系,這也為海思走向世界掃清了各種非關稅壁壘。
要發展海思樓宇自控產品,就必須與國標規則接軌,消除影響海思參與國際競爭中的各種障礙。海思只有在“標準化工作”和“質量認證”方面做出出色工作,才能在經濟全球化的市場中進行公平的國際競爭。這就需要海思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加強國際質量認證工作,另一方面還必須采用開放性的國際標準,立足我國的國情,依托海思的科研力量,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樓宇自控產品。
五、推廣和應用的關鍵
在我國推廣和應用BACnet標準,既可以使海思樓宇自控與國際標準接軌,又可以提升海思樓宇自控領域的應用水平,推進海思樓宇自控產業向自主產權化發展。但如何更好推廣和應用BACnet標準呢?必須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BACnet標準產品。
根據我國樓宇自控市場的現狀,海思開發BACnet標準的工作可以分為如下兩個方面。
一是在海思樓宇自控產品的基礎上開發BACnet標準接口。我國有許多國產樓宇自控產品,如門禁系統、抄表系統等。但這些產品或系統大多數是封閉式開發的,不同廠商的產品基本上不能互聯,也基本上不能與樓宇自控主系統(MasterSystem)集成。這種情況在實際工程中屢見不鮮。如果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開發BACnet標準接口,則不僅可以擴展海思產品的應用,而且還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互聯和集成的問題。
二是按BACnet標準開發新產品。國內有人認為BACnet標準只適應系統級的集成,不適應現場級的應用。其實,在BACnet標準定義的標準化產品中,不僅有系統級的標準設備,如“BACnet工作站(B-OWS)”,而且更多的是現場級設備,如“BACnet智能傳感器(D-SS)”、“BACnet智能執行器(B-SA)”以及各種功能的控制器等均為現場級的設備。可以說,BACnet標準具有極好的伸縮性,既適用于大系統,又完全可以用于小系統。因此,BACnet現場級產品大有可為。
要開發BACnet標準產品,并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就應基于如下三個基本原則。這三個原則應是海思在BACnet標準產品化的基本出發點。
(1)產品必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BACnet標準產品,可以滿足我國樓宇自控超級市場的需求。
(2)產品系列齊全,滿足完整應用。
要使開發的產品直接進入應用,其產品系列就必須較為齊全。反之,如果沒有一個滿足完整應用的系列產品,就會使開發工作極大地失去意義,在工程項目推廣和應用上就會受到極大的限制。BACnet標準雖然是一個開放性國際標準,但其底層仍包含具有專利產權的可選標準,如LonTalk標準和ARCnet標準。這就要求在BACnet標準體系中正確做出取舍,既要開發滿足完整應用的系列產品,又要使開發的產品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樓宇自控網絡由2種網絡構成:以太網構成主干網絡(BackboneNetwork):MS/TP構成現場網絡。產品系列分為4類(每類可以有多個型號):BACnet工作站(支持ISO 8802-3或TCP/IP);直接數字控制器DDC(支持ISO 8802-3或MS/TP),BACnet路由器(支持ISO8802-3和MS/TP):MS/TP中繼器。
(3)產品具有先進性和適度超前性,并可持續發展和升級。
這條原則是保證開發產品具有競爭力的根本。要使產品具有先進性,并可持續發展和升級,就必須對BACnet標準有全面的理解和深入的研究,同時也必須熟悉樓宇設備的運作及其工程項目的特點,更需要對開發產品的硬件和軟件結構有超前的設計和預見,采用先進的設計思想和開發工具。